中国一拖新员工,机器人上班工作记

发布时间:2018-07-13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
 通过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实施“三大改造”,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产品高端化,是推动制造业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现在,和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拖改造一线,看借力“三大改造”改出加速度、增加新动能的壮丽“进行时”。


中国一拖大拖装配厂机加车间,最近显得更冷清了。

其原因并非业务下降——昨日,记者走进该车间,一箱箱打包完毕的箱体部件整装待发,生产线上机械手运作不停,几名工作人员,不是在操作大型数控设备,就是在电脑前处理业务。借着农业新政的春风,中国一拖今年主打的180马力拖拉机成为市场新宠,这里已经接到几笔大订单,员工们加班加点工作了好一阵子。

业务繁忙而显得“冷清”,机加车间靠的是业内领先的技改项目。作为中国一拖近年重点打造的新型轮式拖拉机智能制造工厂项目的一部分,大型桁架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动力换挡传动系试验台……一个个业内的先进设备和平台组合起来,使得这里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当前,该车间共有6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面积1.8万多平方米,平均每班工人却不超过30名。

 

机加车间技改主要负责人、大拖装配厂装备保障部首席高级工程师高中汉表示,通过一系列改造升级项目,下一步这里将显得更加“人烟稀少”。


首先,是新员工机器人的加入。今年5月,机加车间通过引进数台机器人,分别在生产上下料环节和发动机箱体打磨上实现了全自动处理,从而进一步实现人员优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差速器轴承座等生产项目中,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环节如今已换上威风凛凛的库卡机器人。在上料处,机器人通过视觉定位系统引导抓取工件,进行尺寸检测检验后把工件放到桁架线上料仓上;在下料端,机器人抓取工件后进行砂眼缺陷和尺寸检测、自动涂油,放到成品货架上。相对于过去人工处理,整个环节显得更为流畅迅速。

除了上料下料,过去生产流程中需要精细化操作的打磨环节,如今也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使打磨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智能化刀具管理系统的应用落地进一步增加了机加车间冷清的底气。在刀具管理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按动几个按钮,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的模具便可依次展示。在接入相关数据管理系统后,模具使用时间、由模具组成的具体刀具应用情况等便可一目了然地显示,从而实现相关资源的最优调配。

在中国一拖,因改造而显得冷清的并非大拖装配厂机加车间独有。相对于外壳制造环节的数项升级,在为生产动力更加强劲、节能环保的“国四”柴油机而新建的中国一拖东方红柴油机新型智能装配线,近日因几笔订单接连生产将任务排满,车间的工作人员却越来越少——

 

一部部“空中电梯”,实现了生产运输的无缝对接;一台台用于缸体搬运等任务的机器人,持续减少劳动人数;配备的各类自动、半自动设备39(),以及53把电动单轴拧紧枪,则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智能装配线生产车间负责人张永超表示,该装配线在628日调试完毕,自正式投产以来,目前效率已达到日产100台发动机。今后,随着相关设备进入和工艺流程改造,用工人数还将进一步减少。